发布时间:2017-10-19 浏览次数:1022

2017年暑期教师国内研修项目总结

西部外语教师发展中心 刘涛

2017年7月16日-22日,我校独家定制的任课教师研修项目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成功举办。回顾项目的实施过程,可以自信地说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集中研修达到了预定目标,培训效果值得期待。我从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就“项目概况”、“集中培训收获”、“工作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项目概况

此项任课教师培训项目是我校首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教师团体赴国内高水平大学短期研修项目。西部外语教师发展中心先后联系了15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并调研了国内同类院校和省内多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经认真比较并通过校长办公会审议,最终确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举办暑期教师国内培训项目

该项目总体分为需求分析集中研修行动学习三个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6月底以前)。项目推进过程中,双方多次就课程模块、培训形式等细节深入沟通,形成详细培训方案。方案公布后,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资格审核、学校审定的程序确定45名参训教师名单。随即“西浦”对全体受训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西浦”项目实施团队专程到校实地调研,为优化研修内容设计搜集资料,确保暑期培训项目的实施更有针对性,使研修培训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最终将项目关注点放在课堂互动,学生考核和授课方式等方面,研修主题确定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学习和教学”。

集中研修阶段716日—22日)。集中培训通过启发式讲座、专题研讨、互动交流、技术体验和环境观摩等以实践为基础的模式,很好地帮助参训教师转变自我角色定位。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杨明助教授等16位主讲人,分别围绕学生导向的教育与研究型导向型的教学、研究导向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外语专业目标与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考核的设计等主题进行了专题讲解和经验分享。同时举行了互动式教学课程设计研修坊、教学质量评价与评估研修坊等研修活动,在研修中融入游戏元素、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和在线小测试,提高受训教师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行动学习阶段724-20181月),集中研修后半年以内,“西浦”将配合我校教学和工作运行时间节点,组织三次线上工作坊,探讨关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估方面实际遇到的难点与问题,提供建议。

本次任课教师研修项目科学论证,稳步推进。在系统设计上进行了横向和纵向上的递进和关联,集中培训理论联系实际,最大程度地给参与者提供发言、讨论、质疑和反思的机会。培训结束后,全体参训教师及时总结反思,提出了开展教学改革的初步意见,有意识、有计划地将所学所悟带入新学期的课程设计。

二、集中培训收获

回顾项目实施过程,我最大的感受是,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西浦”研修项目的确立基于广泛调研,集中培训效果得益于反复调研,我校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也必定要建立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之上。集中研修过程中,“西浦”师生的言行,使我多有感触、反思和收获,现简要列举:

1.大学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教师发展中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速度前所未有,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学校似乎是个例外,成为对互联网抵抗力最强的领地。一方面受教者比施教者更加适应网络生活,他们对各种网络终端的使用得心应手,对网络生态适应自如;另一方面,威权俱在的施教者却没有这种优势,甚至不在少数的人对网络先天抵触,虽然大学原本应该是催生新技术、新思路的场所。慕课(MOOC)作为先声已经对相对沉寂的教学领域发出了呐喊,延续数百年之久的课堂授课制受到冲击。互联网时代,慕课崛起,学生为什么还要来大学学习?大学、大学教师存在的意义何在?教师发展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是我们必须去思考的问题。

罗承浤老师谈到“在网络时代,知识像海洋一样连了起来,学生在哪里查找都一样。那学生为什么还来上你的课?因为你,你是可以让知识变得不一样的那个人”。他借鉴工业设计领域的“用户中心”设计理念,认为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转变教学心态,从知识的“传声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陪着学生一起爬山,而不是站在山顶一味吆喝学生快点朝自己这边爬过来。其实老师有时候可能也不知道路,但老师有野外生存的经验。大学和教师的价值大概在于此,教师发展中心的宗旨就在于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具有“野外生存经验”的陪练者。

2.以教为生、以研为升、以管为的教师发展思路

“西浦”招聘教师具有明显的国际做法。他们面向全球招聘人才,主要考查申请者的学术造诣、教学及科研方面的积累或者潜力,以及其对教育的热情。“西浦”对教师提出的目标是“教学为生,科研为升”。教学是第一位的任务,而科研方面,教师可以全凭个人兴趣出发,或借助学校搭建的科研平台进行校内外和国内外的科研合作。国际水准的薪酬水平保障了教师的生活水平,学校不在科研方面对教师作限制,对于一些政府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学校也只是鼓励教师参与,并不设硬性考核指标。教师因为受到“教学为生”的要求,对教学自然尽心尽力,科研可以从兴趣出发。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服务和管理方面,“西浦”教师也“感觉不错”。在追赶超越、“四个一流”建设的征程中,我校应该进一步优化对教师深耕教学的鼓励和支持;创设软件、硬件环境,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保护教师的科研兴趣;同时,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和服务队伍。

3.教学质量保障:校内外考试官制度

“西浦”对学生成绩的评判以及学术不端情况的认定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国内大学学生考试评定基本上是授课老师说了算,但是“西浦”老师出的试卷、补考试题和答案都要先经过院系审核,之后再由英国利物浦大学审核。考卷的评定结果还有外部考官抽查,这些外部考官则来自于利物浦大学之外的其他英国名校,甚至是中国大学。每道题评分的细则都很严格,对老师来说批改试卷效率低,但是结果会相对公平。我校大学生学业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考试内容中记忆性成分所占比例大、考试方式单一(主要是闭卷笔试)、期末一次考试定成绩(日常考试较少)三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可考虑给予任课教师更大的自主权,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规定优秀率和不及格率以及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机会等。

另外,“西浦”学生完成4年学业将获得中英两个学位文凭,与国内高校不同的是,学生拿到的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是分等级的:包括一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三级和通过学位。较高的学位等级意味着读研究生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或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报告和考试都会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位成绩。学位等级就像悬在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不能也不敢轻易懈怠。而且,在学位等级的评定中,大三课程成绩占30%权重,大四成绩占70%权重,很多学生即使到毕业的前一天依然在备战第二天的论文或者毕业考试。这种情形与我们大四学生的学习状况大相径庭。

4.对时间的精准控制

集中研修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使我印象深刻。在7月19日下午的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课程设计工作坊中,我所在小组的几位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集思广益,设计了“大众文化批评——以郭敬明为例”的课程作业。为了使课程设计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萝卜蹲”的游戏。小组老师很想在汇报展示时获得学生评审员的认可,博得头魁,在设计时限到达后,两位老师在悄悄恶补关于郭敬明的基本信息。最终,我们的课程设计方案得到了学生认可,但我们无缘拿到“金牌”的名次。学生评审员给出的结论是:设计方案最佳,学生也有足够的兴趣;但在上一个小组汇报时还有组员在悄悄交流完善设计,该小组未严格遵守时间要求,未充分尊重竞争对手,不给于评比名次。我略有失望,但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敬佩——敬佩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这些似乎是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的教师所缺少的。

5.教育科技的充分运用

“西浦”学术提升中心的Roland 博士,带领大家探讨了教育科技如何更好地支持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系统的开发和运用,以及促进学生合作和师生互动的开展。我们现场体验了“西浦”ICE网络教学系统的便捷,他设计的写诗互评互动模式使人印象深刻。这种高效、快速的系统拥有线上实时课堂小测验、学生互评等功能,为教师的课程设计带来了便利。“翻转课堂”也是被广泛运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常莹老师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成功挽救了一门高挂科率专业课。她在课前录制视频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并提问,课堂上教师答疑解惑,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形成一种课前分配任务,课上分组自我展示,逐段过程性考核的大班授课方式,为我们在大班授课中进行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西浦”学生广泛参与学校事务、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效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工作反思

1、教师培训力度急需加大。任何一项教学改革应该是多方共同构建的结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全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目标。研修发现,我校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服务上急需提升,相关培训工作需要尽快开展,培训项目覆盖面要进一步扩大。

2、教师培训应分类进行。专任教师、管理行政和教辅人员的工作性质、关注点有所不同,培训要根据教职工岗位类别和工作性质进行适当分类。建议学校在继续支持任课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修的基础上,选派管理干部、教学支持人员参加研修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3、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尽快扩大培训项目覆盖面,争取在“十三五”时期对全校教师进行一轮业务培训。建议设立专项资金,短期培训项目结束后,资助受训教师开展教学改革,鼓励行政教辅人员提升服务,将先进合理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推广到所在教研室、所在学院(处室),乃至全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教学年会、教学创新大赛等。

4、做好项目动员和人员选拔。本次项目开展初期,极个别教学管理人员对项目宗旨认识有误,将难得的机会和培训使命错误地当作放松机会。今后,在项目实施前,我们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动员和明确的解释(如:在工作开始前举办项目说明会),使各单位把真正需要参加的和希望参加的骨干人员推荐出来,并严格审核,使全体参训人员形成共识,模范遵守学习纪律,提高培训效果。

5、积极筹建校内教师培训团队。在加大外出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本校师资培训队伍。可在每一期外出培训学成的优秀教师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我们自己的培训师,以便更好地服务本校教师,节约成本。

6、加强教师发展专题研究。设立专项资金,聘用兼职研究人员,配备必要的全职人员,根据教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和教育教学督导发现的问题,开展院校研究,为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科学论证和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