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19 浏览次数:495

2017 年暑期“西安外国语大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总结及心得

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王光庭

2017年7月17至21日我参加了由我校西部外语教师发展中心和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联合举办 2017 年“西安外国语大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五天紧张而高效的研修学习中,我聆听了西交利物浦大学16位教师的教学讲座,参加了8次相关的教学培训集体活动。我们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与西交利物浦大学不同学科的教师以不同的视野分享和交换教学心得,拓展了培训效果,提升了培训质量,整个学习活动气氛热烈。我个人通过此次研修交流,学习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感悟颇多、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内容小结

此次学习活动围绕“如何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式教学”和“课外活动如何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两个主题,开展育人理念转变、教学课程设计、教学评价与教育科技、课外活动育人实践、长期职业化成长等方面的培训。

1.1 理论培训 (12次专题理论讲座)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杨民助教授的报告《学生导向的教育与研究导向型教学》主要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案例解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的扁平化与无缝对接的组织形式、委员会架构和独特的五星育人模式,以及如何通过学生工作实现“从一般的孩子到不一般的世界公民”的育人目标。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学术助理、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军博士的讲座《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内涵与价值》运用全球视野,高屋建瓴地点评了由于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对现代教育体制的演变的影响。

郭佳讲师和三个西浦的学生代表和我们分享了研究导向型学习的体验。

西交利物浦大学英语系主任阮周林教授以英文系为案例介绍了《西浦外语专业目标与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文化教学中心的郭晓丹讲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研讨了大班通识课类的授课形式和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商学院的张婕博士在其报告《教学考核》中分享了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考核目的与设计。

商学院的江岳博士从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出发研讨了大班教学的经验。

工业设计系的台湾的Roger Lo讲师在其报告《小班教学的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中雷比了计算机系中的“用户中心设计思考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中心张旗伟《互动性、任务型英语教学实践》以大一工商管理学生为例介绍西浦EAP课程考试教学目的、形式与测评标准,以及教学资源以及技术支持。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常莹博士的报告《翻转课堂》探讨了如何通过课堂的教学顺序的翻转将学生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学生事务办公室的葛衡老师的报告《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的实践》主要介绍了学生社团活动体系。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产品研发专员彭梦娇最后总结了西浦的研究导向型教学,介绍了后续的培训活动计划。

1.2 实践活动 (8次相关活动,内含4个相关理论讲座)

语言中心的马锦英老师从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的教学实践案例出发研讨了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的科研能力。这个讲座中,我们培训的老师一起参加了“折纸飞机”案例的互动活动,身临其境地感受了EAP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陈冰博士组织老师们进行了两次研究导向型教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活动,一次是同学科的专业小组作业的分组,一次是跨学科的混合小组作业的课程设计。

学术提升中心的Roland Sherwood介绍了ICE在线教学测试系统,并组织参会教师进行了小测试和批改作业的课堂活动。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环境专员伊琳,组织与会老师分别参观了西浦校园的物理环境,包括教室,通道和自主学习空间三部分,并和西外大进行了对比,说明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隐形引导作用。

研修期间参加网络在线问卷调查三次。

 

二、个人心得体会

2.1教学理念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ILEAD)提出的关于大学发展前景的问题十分尖锐:如果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以选修大学的课程,参与课堂讨论,并且可以随时获取名校的网络课程,为什么还要去大学学习?当传统大学的“大楼”作用减弱且“大师”可以远程共享,大学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这些身处教学一线的专业老师的深深思考。那么,大学教学的定位应该是什么?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次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体系的转变。

我个人觉得这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方式,虽然还不成熟,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这种定位和模式可能是一种出路。而我个人更同意“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原因有二:一、学习是终身的,老师也是学习者,这是时代要求,所以不应该把“以老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总是对立而言。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觉得当一名合格的跟得上时代要求的大学专业教师实在需要不停的学习,不光是专业知识,还有教学管理方法,所以大学老师也应该是教学中心的一部分。二、学生中也有极个别拒绝学习的,原因各不相同。我们在普遍教学中,不应该以他们为中心,否则课堂会失衡,大部分学生会失去兴趣甚至抵触。但这些极少数学生我们并没有放弃,解决办法是:这些学生需要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干预。

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陈冰博士演讲中引用的一句孔子《中庸》所说的“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我的印象很深刻,这真是道出了我多年教学的心声。这就像人们旅游一样:通过媒体看的旅游目的地总是过眼云烟,到实地亲眼见到又是另一回事,而在目的地体验生活一段时间更是深层次的了解,其中回味无穷,不可对人言说之妙。几千年前孔子就有如此之明见,应证了当今体验式培训教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导向型教学,特别是EAP教学的精髓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被某种知识所改变,但却极容易因某种经历而改变得不同,而体验教育更似中国禅宗里的“体悟”。如果在学习中能像小孩子一样游戏,像大人一样思考,像老人一样判断,这样学习中的困难和烦恼会自然而然的少很多,体验会深刻不少!反过来,如果我们多年的教学组织总是授课式的,总能预感到下学年和本学年一样,不同的学生也没有告诉你他们不同的学习体验的机会,教学人生将十分平淡和重复,没有激情,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或许也就真的要没落了。当然,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天天事事都创新,首先这不太可能,其次就会在教学工作中没有积累,出很多错。大体上,每天50%的工作是重复,30%的工作是改进,20%的工作是做新的尝试,如果尝试按这一法则去做,有可能可以保持新鲜兴趣,激情就会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2.2教学方式

我总结了一下研究型导向型教学的模式:问题驱动-老师引导-团队合作-知识整合-问题解决。这个模式其实类似科研模式,中间的“团队合作”和“知识整合”大概就是实际科研中的文献回顾和实验数据收集阶段。这个模式有两点优势:一、学生已经尽早地熟悉和适应了学术研究规范,为以后更高级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二、老师的职责也更贴近学术导师,而不是知识授课教师,这对于教师的个人发展也是有促进的。

我个人的感触是,这种教学法是对二十世纪80年代语言教学中提出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的一种发展。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功能交际法的发展,继承了交际法的全部优点,但不像交际法那么空泛,而在具体实施上又给出了明确的理论和方法,即“在做中学”的理论,和设置任务的方法。比如EAP中的折纸飞机,搭建意大利面棉花糖塔等等。任务教学法很好。但有一个高度的要求,那就是要求实施教学的老师教学能力很强,教学水平很高才行。因为所有的任务设立要具有真实性,功能性,连贯性,可造作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这种要求放在每一天每一堂课上的教学上并不容易,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的老师很难做得到。这就对我们专业老师提出了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西交利物浦大学自身得天独厚,由于所有课程都是英语授课,所以学生学英语的方式是全面浸入式的,也就是直接法+任务法。西浦的席校长和相关专业老师告诉我们:4个月后一个刚刚一本线的高中毕业生能和专业教师用英语讨论专业问题,我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学效果还是很吃惊,如果这是真的,我们真应该想办法试试。目前我的想法还是:学语言和教语言的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而且最好一种为主,多种结合。比如,据西浦的老师介绍,西浦的外教占到了80%,那就可以选择全面浸入式的EAP;而处于语言关键期前的小孩子可以选择直接法或者听说刺激法;有出国留学的机会的人可以选择情景对照记忆法,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可以选择认知符号法;不是语言专业的,英语对他们来说不很重要的,也不妨是用翻译法快速获取意义;当然,语法翻译法虽老,但对于一些想当笔译工作者的人来说也不一定就比别的方法差。所以,我们制定教学法,还是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2.3和同行们的交流

在这次培训之余,我通过培训课上的提问回答环节和课余茶歇等间隙的交流结识了不少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同行,对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热情印象很深。另外,通过分组互动,课程设计,校园游览,EAP任务,一起聚餐等等活动,我和西外大的不少同事的距离更近了,大家同来外地参加培训,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在生活中聊天说闹,一群远来自西部传统高校的专业老师们在江南水乡一所全新改革型大学里快乐地真诚地学习和交流,真是让人难忘的经历。

五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感谢学校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感谢我校西部外语教师发展中心刘涛、殷希两位老师全程细心的安排,让初到苏州的我们就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思考,也从别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他们对教学工作严谨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他们宝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我将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